【发表论文】校地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教育发展中心“四点半课堂”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0-09-03浏览次数:276


摘要:随着“三点半难题”凸显,教育发展中心党委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党工委携手创办“四点半课堂”社区教育公益项目,积极探索校地党建共建的运行模式,打造了“校地党员实践锻炼平台”“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社区儿童成长平台”和“社区居民素养提升平台”,惠及社区儿童、社区居民和高校学生,尤其使校地基层党员得到实践锻炼,进一步提升了党性修养,推进了校地基层党建融合创新发展

关键词:四点半课堂;校地共建;党建


校地党建融合发展是加强高校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创高校与地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对于创新高校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动机制、提升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合力、搭建党员实践锻炼新平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三点半难题”现象的社会广泛性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教育各方面得到持续完善。然而在执行国家教育政策,为中小学生减负、规范中小学管理的过程中,衍生出了新的社会性问题——“三点半难题”,即小学生三点半放学、家长未下班无法接的问题。一句简单的“放学了,谁来接我”,变成了让各方哑然的炙手山芋。为应对这段尴尬“时间差”,社会上现阶段主要存在着无人看管、老人接送、课后托管和父母接管四种局面。但这些非但没有彻底解决小学生“监管真空期”的难题,反而引发出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教育负效果等新问题。

在此情况下,困扰百姓家庭的“三点半难题”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也成为2018年两会期间广大代表、委员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表示,20172月至20183月,已有25个省份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一些地区也针对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如上海规定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要做到100%全覆盖,服务时间是下午3点半到5点;北京的服务时间是下午3点到5点,主要内容是开展课外活动;南京推出了弹性离校;广西利用社区资源解决这个难题等。

(二)灵山卫街道“三点半难题”的特殊性

灵山卫街道北倚小珠山,东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辖2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8万人。该区域的居民大多以农业、渔业为主,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工作与生活的规律性不强,对家中儿童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存在诸多困难。灵山卫街道辖区内建有灵山卫、朝阳和星光岛等3所小学,在校生规模4700余人。目前,该区域尚未统一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学校周边的托管班存在着收取费用高、质量良莠不齐、数量无法满足要求等问题。

教育发展中心党委着眼驻地社区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员作用,积极拓展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延长继续教育服务链,主动与灵山卫街道党工委对接,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与窝洛子社区、大湾社区党委共建“四点半课堂”,推动校地基层党建协同发展与共建模式创新。

二、校地共建“四点半课堂”的实现路径

20174月,教育发展中心党委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灵山卫街道党工委合作成立社区教育学院,创立“四点半课堂”社区服务项目。项目以打造高校基层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重要平台为建设目标,探索建立“政府指导、社区主办、学校支持、家庭参与”的社区教育服务机制,以“校地党员实践锻炼”“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社区儿童成长”“社区居民素养提升”四个平台的建立为支撑,实现校地基层党建融合发展。

(一)着眼基层党员培养,搭建校地党员实践锻炼平台

高校党组织担负着党在高校直接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等教育战线的重要职责,拥有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资源优势,理应在为高校师生党员提供更多实践锻炼、提升党性修养的平台,促进党员深化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增强凝聚力。

教育发展中心党委与灵山卫街道党工委不断深化校地共建,通过组织驻地社区和高校基层支部青年党员每学期进一次“四点半课堂”、帮扶一名小学生、联系一个家庭、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和责任担当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和基层党建工作的引领力。

同时,面向社区基层党员和居民举办时政热点、党史教育、核心价值观等专题公益讲座数十场,进一步锤炼了队伍、提升了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使“四点半课堂”作为校地基层党员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和基地。

(二)着眼大学生实践需要,搭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高校学生群体无论是出于个人成长需要还是学业提升规划,都会有社会实践的诉求,且社会实践能引导和规范学生思想及行为,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推动其全面发展。同时,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鉴于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优势,及时为学生搭建更多的社会实践平台,做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在开展“四点半课堂”社区服务项目过程中,教育发展中心党委联合学校团委,积极组织“春晖”志愿者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深入社区,开展助学辅导、科普知识讲座、安全教育等社区公益服务活动,建立了高校大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在做好社区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其全面成长搭建了社会实践平台。

(三)着眼小学生发展需求,搭建社区儿童成长平台

通过观察与调研发现,社区儿童既有学业辅导、兴趣爱好、自我能力提升等内部需求,也有对于安全环境、学习氛围、同辈群体交往的外部需求。然而,由于父母工作时间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儿童放学后的种种需求。高校应着眼于此,在帮助解决监护“真空”的问题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注重满足社区儿童的内外部需求。

四点半课堂”项目面向灵山卫街道窝洛子、大湾社区的100多名儿童,以其发展需求为导向,每天开展40分钟助学辅导、20分钟科普知识讲座,每月开展一次实践实训或公益讲座,探索出了“学业辅导+素质拓展”的社区服务模式,为社区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其在放学后高效率学习、广范围交友。同时,教育发展中心党委还定期组织社区儿童走进大学校园,参观重点实验室、工业训练中心、科技航模展和地质模型展等,积极培养儿童对探索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为社区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搭建了广阔发展平台。

(四)着眼和谐社区建设,搭建居民素养提升平台

社区和谐发展离不开居民邻里素质修养的提升,提升灵山卫社区居民素质需要以党组织为带动,高校应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及时联合社区党委将社会教育与居民自我提高相结合、精神层面与行为层面相结合、硬件建设与环境营造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取得实效,努力实现居民素养全面提升。

囿于社区居民普遍存在的知识及眼界局限问题,教育发展中心党委依托学校的优秀师资,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走进社区,面向学生家长和居民开展子女教育、家风培养、传统美德等系列教育活动。同时,联合灵山卫街道党工委一道,组织社区党员积极参与,协调相关活动开展,增进校地党员交流,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培育文明家风,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社风,共同推动和谐社区、学习型社区建设。

三、“四点半课堂”共建项目的实践效果

四点半课堂”自20174月开办以来,在校地共建方面的探索初见成效。项目开展以来,教育发展中心党委累计选派青年党员、大学生志愿者500余人次参与其中,累计开展各类活动400余次,惠及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窝洛子、大湾社区儿童及其家长1.5万余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20183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体育局发来感谢信,对学校在“四点半课堂”创建、运行过程中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校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社区教育事业上付出的努力及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社区儿童在“四点半课堂”帮助下,拓展了眼界,扩大了交友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学生家长对“四点半课堂”项目表示出浓厚兴趣,通过参与活动感知了家庭文化,提升了亲子相处技巧。

此外,“四点半课堂”项目也得到了山东省、青岛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2017年,该项目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全国“2017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183月,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四点半课堂”彰显民生温度》为题,对教育发展中心党委的“四点半课堂”社区服务项目进行报道。中国教育报、大众网等数十家媒体纷纷予以关注。

四、关于校地共建“四点半课堂”的思考

(一)整合高校资源,强化社会服务职能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逐渐提升,大众对高校社会担当与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设施资源和智力资源,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使其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是每一所高校都面临的问题。同时,高校师生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需求,社区居民也有提升科学与文化素养的需求,双方很容易找到契合点,这是校地合作开展社区服务类项目的群众基础。

四点半课堂”项目的实施效果证明,政府、社区居民及师生志愿者对相关活动参与性及认可度非常高,既惠及了社区居民,又给高校师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是一举两得之举,值得高校去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

(二)扩大辐射范围,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四点半课堂”项目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虽已初见成效,但目前在西海岸新区甚至整个青岛地区辐射范围较小,下一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扩大辐射范围和如何持续开展下去。

一方面,政府要从政策、制度上给予保障。及时形成配套的制度与法规,推动项目发展,并成为本项目的监管者,实际负责“四点半课堂”最终的监管与评估工作;将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从顶层设计出发,对参与服务项目的师生志愿者由政府设立专项人员基金,进行定向补贴,并设立项目创新拓展基金,鼓励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

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根据项目内容所需的志愿者专业、类型进行定向培养,做好志愿者轮岗及替换制度,保证志愿者的连续性;建立志愿者培养激励机制,除资金补贴外,还可从实践成绩、学时学分、奖学金、评优等方面着手,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维持志愿者队伍的良性运行。

(三)完善运行模式,推广助力区域发展

四点半课堂”项目目前已形成“学业辅导+素质拓展”的服务模式,在全面推广的过程中应注意到现存待完善的问题。下一步应考量如何走出传统教学体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堂内容与形式。在日常教辅活动之外,可考虑开展兴趣小组和各类智力游戏,组织团队游戏激发学习热情,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儿童发现问题,鼓励亲子一起拓展及训练等创新教育。

四点半课堂”项目除惠及社区儿童及家长外,还可考虑多方面服务区域发展。高校可整合资源优势,立足搭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层次相协调的办学网络,提高服务重点人群能力,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借鉴吸收国内外校地融合办学经验,将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业务纳入校地融合办学范畴;关注社区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重心下移,提高国民素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此外,也可考虑开展市民学习中心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志愿服务进社区、图书资源流动共享、社区安全教育大讲堂等活动,扎实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